在敦煌壁畫中,除了菩薩、飛天,還有一類取材于真人的形象,他們捐資出力,在大漠中創(chuàng)造出千年藝術寶庫莫高窟。
11月16日,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成立30周年座談會在甘肅省敦煌市舉行。30年來,該基金會收到社會各界捐款合計2.1億元,有力促進了敦煌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事業(yè)。
該基金會理事長楊秀清介紹,30年來,熱心敦煌文物事業(yè)的人士越來越多,捐資者身份也日趨多元,既有個人,也有社會團體和企業(yè)。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每年從工資中捐資1萬元,2023年又將1000萬元獎金捐出;知名企業(yè)、海內外知名人士捐資源源不斷;還有小朋友捐出積攢的壓歲錢……近年來,借助互聯(lián)網平臺,涓滴匯海。
樊錦詩說,這些捐資為敦煌石窟保護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人家?guī)椭覀?,我們要明白、善待人家的心,做得更好?!?/p>

基金會資助莫高窟第166窟數(shù)字化工作(資料照片)。(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供圖)
用公益弘揚敦煌文化,以慈善滋養(yǎng)敦煌學術。
30年來,基金會在敦煌石窟本體保護、石窟檔案保存、莫高窟環(huán)境保護、文物數(shù)字化等方面進行了近百項公益資助項目?;饡€資助了一批敦煌學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敦煌學研究課題等,助力敦煌學研究和敦煌學人才培養(yǎng)。
近年來,基金會加大了對絲綢之路相關研究活動的資助,助力我國學者赴阿富汗、印度、伊朗等國家開展10多批次絲綢之路沿線文化遺產考察項目,資助阿富汗文物保護人員來中國考察研究,并將相關展覽帶到了德國、法國、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

“敦煌壁畫藝術精品高校公益巡展”走進東南大學(資料照片)。(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供圖)
“基金會建起了敦煌文化和社會大眾友好互動的橋梁。希望越來越多人喜歡敦煌文化,助力敦煌文物事業(yè)發(fā)展?!倍鼗脱芯吭涸洪L蘇伯民說。
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是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在民政部注冊成立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是保護敦煌文化遺產的主要社會力量。(記者張玉潔)
北疆新聞 | 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媒體平臺,內蒙古出版集團?內蒙古新華報業(yè)中心主管主辦的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平臺。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蒙)字第631號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