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12日電 (肖聰聰)近日,由中國記協(xié)組織開展的“守護理想之光——好記者高校行”活動第二站來到中國傳媒大學。人民日報新媒體中心社交媒體運營室主編徐丹、新華社新媒體中心新青年事業(yè)部負責人王龍、中國青年網融媒體中心主任楊月受邀參與講述,與師生深入交流。
徐丹表示,面對新的傳播格局和發(fā)展態(tài)勢,需要重塑與用戶的關系,讓用戶“親身參與,置身其中”,從“懂我”升級到“有我”。在此過程中,高情感與共情力、設計感與故事力、節(jié)奏感與交響力是十分關鍵的。當記者擁有了這“三感三力”,才能更好地塑造與用戶的新型關系,提高新媒體產品的整體影響力。
王龍表示,理想是每個人對自己的答案。每個年代的“理想”都有不同含義,對于新聞行業(yè)來講,“理想”在各個年代都需要緊貼時代的發(fā)展。希望青年學子不斷探索,接力奮斗。
楊月表示,在新媒體融合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記者需要拒絕“距離感”,離青年近些、再近些;在互動方面,在微話題里發(fā)掘故事線索,讓英雄更“日?!?;在生產方面,拒絕“一板一眼”;在內容方面,加強與青年對話,消除“代際距離”,讓共情變?yōu)榭赡?;在產學研方面,打通高校育人和新聞實踐之橋,擴大業(yè)界影響;在技巧方面,拒絕“程式化”,讓創(chuàng)作變得有情懷,有趣味,接地氣。
在互動交流環(huán)節(jié),同學們踴躍提問,三位嘉賓與現(xiàn)場同學們就新聞理想和業(yè)務實踐等問題展開交流。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