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30日電 題:“我和中國文化很‘來電’”——東盟青年講述友好交融溫情故事
新華社記者袁睿
“小時候家里經常停電,有一次過生日突然停電,從那之后,我總期盼能永遠燈火通明。”來自柬埔寨的陳金寶開始講述自己與中國企業(yè)“來電”的“因緣”……
28日下午,由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和中國外文局文化傳播中心聯合發(fā)起的“愛Show東盟”(I Show ASEAN)中國-東盟青年故事匯活動在北京大學燕京學堂舉行,來自柬埔寨、老撾、印尼等東盟國家的青年們以各自親身經歷,將中國與東盟之間民心相親的故事娓娓道來。
?“愛Show東盟”(I Show ASEAN)中國—東盟青年故事匯活動現場。新華社記者 袁睿 攝
帶著“能夠為國家生產更多電”的夢想,陳金寶選擇在畢業(yè)后進入中資企業(yè)工作,“中國建設了多個水電站、輸變電和農村電網擴建項目,改善了我們國家的電力供應,照亮了大街小巷?!标惤饘氄f。
作為國機集團中國重型機械有限公司柬埔寨分公司的一名員工,陳金寶在與中國同事共同建設發(fā)展柬埔寨的過程中,逐漸愛上了中國文化?!昂椭袊陆佑|,我了解了很多中國文化。中文也更好了,我現在和中國文化很‘來電’?!彼f。
老撾姑娘泰穆達·佩莎拉則因“追劇”與中國結緣,她還有個中國名字——趙明艷。
“中國電視劇在老撾很受歡迎,我小時候‘追’中國電視劇慢慢喜歡上中國,現在也‘追’進了中國企業(yè)?!?019年,結束了4年在中國留學生活的泰穆達,應聘到中國和老撾的合資公司——老中電力投資公司工作。
泰穆達·佩莎拉正在活動現場演講。(主辦方供圖)
“我本來以為自己很了解中國了,工作后才發(fā)現要深入了解的還很多?!痹诠适聟R現場,泰穆達分享著工作后學習到的中國智慧——
修建鐵塔時,為保護動物遷徙通道和山地原有植被,公司會付出額外成本建起幾十米高的鐵塔;項目建設完畢后,還會播撒當地草種進行植被恢復……作為中老電力合作的親歷者,泰穆達在點點滴滴的細節(jié)中見證著中老友誼不斷發(fā)展,感受著中國經驗背后的智慧和擔當。
曾經夢想進入中企工作的印尼青年陳天明講述了自己圓夢雅萬高鐵的故事;同樣來自印尼熱愛中國流行歌曲的理查德,分享了在中國“師傅”言傳身教下成為技術崗位骨干的過程……臺下,聆聽故事的中國和東盟國家在華留學生紛紛舉手提問。
在場觀眾、印尼青年艾博迪目前在北京交通大學學習鐵路運輸。他說:“雅萬高鐵在印尼很受歡迎,它把雅加達到萬隆的路程從三四個小時縮減到四十多分鐘。我希望中國和印尼能在鐵路方面繼續(xù)合作,也許未來我也會成為其中一員?!?/p>
2024年是中國-東盟人文交流年。年內,雙方將圍繞青年、民間、教育、文化等領域開展多場友好交流活動,以推動互利合作,促進包容互鑒,不斷提升人文交流的廣度、深度、熱度,促進雙方民眾相知相親相融。
北疆新聞: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聞網站(客戶端),內蒙古出版集團新華報業(yè)中心旗下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網站(客戶端)。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