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新聞呼和浩特11月19日(記者 吳匯慧 通訊員 王潔瑩)今年,在通遼市庫倫旗廣袤的田野上,1.15萬畝水稻喜迎豐收。
庫倫旗額勒順鎮(zhèn)泊白嘎查泊白小組稻田地里,一株株稻谷連成黃綠相間的海洋。收割機在田間地頭來回穿梭,水稻收割、脫粒、裝車一氣呵成,田地里只留下一排排整齊的稻茬和被割掉的稻草。
今年,泊白嘎查泊白小組99家農戶種植600畝水稻,畝產約900斤。“種玉米每畝收入800元左右,水稻每畝收入1700元左右,去掉種植費用,每畝地就可以增收600元左右?!鳖~勒順鎮(zhèn)泊白嘎查黨支部書記烏恩巴特爾算了筆賬。
這片水稻田往年種植玉米,由于經濟效益較差,變成了閑置田。為盤活閑置土地資源,泊白嘎查探索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新模式,通過“黨組織+合作社+農戶”模式發(fā)展水稻種植,將低產耕地轉變?yōu)槔跈C械化耕作的良田,從而增加耕地數量、提升耕地質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助力農業(yè)增產、農民增收。
科技賦能土地改造,水澇地變成新糧倉。庫倫旗三家子嘎查有片200畝耕地,由于地勢低洼,每年雨水排不出去,種植的玉米收成一直不好。2022年,三家子嘎查包聯(lián)單位華夏銀行呼和浩特分行捐資88萬元對這片200畝土地實施改造,種植了水稻。三家子嘎查駐村第一書記張峰介紹,2023年每畝產量達800斤,共收獲水稻10萬余斤,華夏銀行通過消費幫扶實現銷售額65萬元。
今年,三家子嘎查與內蒙古農牧特產銷售企業(yè)早早就簽訂了供應合同,通過平臺推銷特色農產品,解決了銷售問題以后又種植了水稻,預計收獲16到17萬斤水稻。
近年來,庫倫旗不斷探索農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模式,通過優(yōu)化種植技術、強化田間管理、拓寬銷售渠道等多措并舉,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雙贏。2024年,庫倫旗共種植水稻1.15萬畝,預計總產量1000萬斤左右。水稻收割從10月初開鐮,截至目前,水稻收割任務已全部完成。
北疆新聞 | 內蒙古自治區(qū)重點新媒體平臺,內蒙古出版集團?內蒙古新華報業(yè)中心主管主辦的國家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采編發(fā)布服務一類資質平臺。
北疆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北疆新聞”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北疆新聞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北疆新聞”,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北疆新聞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見網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郵箱:bjwmaster@163.com。
版權聲明:北疆新聞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48148811蒙ICP備16001043號-1
Copyright © 2016- 北疆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200009-1蒙公網安備:15010502001245